北京什刹海古韵更浓了

时间:2008-04-14 22:58:33 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0

集居住、风貌保护、传承京味文化三重功能于一身,市、区政府投入十多亿元,让古城尽展淳厚北京味儿--

年近七旬的胡玲玲,是什刹海边的老住户。她亲眼目睹了,这片历经千年积淀的宝地近年来发生的新变化——

“三海”之滨,绿地、广场多了;街巷之中,一间间危破的民居被翻建,却保持了原汁原味;曾经享誉“燕京”的胜景——银锭观山,在碧水蓝天中重现;隐匿民间的老艺人开设“家庭艺术馆”,展示、传播京味文化……

这些变化聚合在一起,让外来游客沉醉于古都风貌中,也让“胡玲玲们”这些老住户感受到更淳厚的北京味儿。

什刹海,集居住、风貌保护和旅游三重功能于一身。西城区委区政府从战略高度着眼,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自2001年以来,市、区政府先后投入十多亿元, 为什刹海地区改善居住、生态环境,完善配套设施,保护修缮文物,扶持展示民间文化,发展特色旅游。一个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辉映、古都风韵与时尚生活相融 合的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以更迷人的身姿呈现在世间。

原汁原味翻建民居

什刹海,有“古都之源”美誉。元大都建城,依什刹海东岸确定全城的中轴线。这片京城最大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中,144条街巷保持着旧时肌理,近九万名居民生活其间,八成以上民居是清末民初以来的老房子。

“危旧房比例高;明清时期排水管沟尚存,管线堵塞、溢水;电路老化,电容不足……”一系列相似的历史问题不仅困扰着什刹海,也同样困扰着北京、乃至全国多数历史文化保护区。

历史风貌保护区,必须关注居民生活!什刹海街道办事处主任徐斌介绍,这一观点提出后在西城区形成共识,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主旨的便民工程成为政府着力的重点。

住在毡子胡同26号院的胡玲玲,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新房,而且没花一分钱。

去年9月,西城启动最大规模的街巷胡同综合改造修缮工程,什刹海地区6条胡同、154个院落、千余间危房因此受益。

原拆原建危房,还原一砖一瓦。胡玲玲家的三间房仅用三个月就翻建一新。一檩三件,屋面满铺望板;两柁六柱,木棱活扇窗,老北京民居的特点依旧。

重新搬回来的胡玲玲,和许多老住户一样,告别了冬天生煤炉取暖的历史。去年起,什刹海实施煤改电工程;今冬,地区居民将全部弃用小煤炉,用上清洁的电源。

改造道路、引入新的市政管线、宽带入户、电力增容、一户一水表、一户一电表、户厕升级……格局未变,胡同未变,院落民居尺度未变,什刹海居民却已开始享受现代生活。

“家庭艺术馆”彰显民间文化

有人说,什刹海的韵味,藏在碧湖绿柳间的清新里,藏在灰砖黛瓦间的严整里,更藏在鸟笼棋局间的闲适里。

这份闲适,从某种角度看,来源于什刹海传承千年的民间文化。西城区牢牢把握这一地域特色,深入挖掘、扶持民间文化。

东官房胡同一号,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因为“家庭艺术馆”的设立而与众不同。

小院的主人,是著名民俗艺术家白大成。作为鬃人制作手艺的惟一继承人,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和法、日、美等国艺术馆收藏。2004年,他家作为西城区首批“家庭艺术馆”挂牌,小院从此成了老北京民间文化的展示地、传播地,院门不断被叩响。

在什刹海323公顷范围内,挂牌的“家庭艺术馆”已有10家,毛猴、皮影、风筝、盆景、彩塑等诸多民俗技艺,成为八方来客“深度游”的兴趣所在。

“叮铃铃——”大金丝胡同12号院的牌楼门闻声打开。灰砖雕、影壁墙,鱼缸、文鸟、石榴树,三位巴西人被眼前的一切所吸引……

一天中,这已是荆继昌家接待的第八拨游客了。他们遛进胡同深处,走入寻常百姓家,就是想看看北京人的生活,品味真正的老北京文化。

像荆继昌家这样的胡同旅游接待户,什刹海地区已有41家。他们有的仅供参观,有的提供餐饮和住宿,年接待人数近15万人次。最多的一家已接待过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

恢复“上元灯会”、引入传统小吃、征集北京老物件、筹建历史文化展……什刹海街道在区委、区政府和各方的支持下,不断丰富、提升“三海”文化内涵,游客络绎不绝。据粗略统计,什刹海地区年接待游客已近千万人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