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的文化魅力

时间:2017-02-27 15:19:16 来源:网络 点击:0

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上,有过许多的都城,这些都城皆有着极为壮丽的建筑。而在众多都城建筑中,政治地位最高、建筑规模最大、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只有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是全国古都中轴线的典型代表

北京、西安、洛阳、南京等这些古都设置的时间不同,城市规模大小不等,但是,却均有一条都城的中轴线,而且中轴线的产生时间也有早有晚,从而表现出了相互之间的传承关系与变革状态。北京成为都城的时间是在古代社会的中后期,因此,从时间关系方面而言,要晚于西安、洛阳、南京等地;从传承模式而言,则是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的集大成者。

就中轴线的具体状况而言,西安、洛阳、南京等处的都城中轴线已经大体消失了。只有北京的中轴线,目前保存得最为完整,以紫禁城为中心,向北延伸到钟鼓楼,向南延伸到永定门,全长7.8公里,周围的太庙、社稷坛、天坛、先农坛等皆保留基本完好,因此,北京中轴线是全国古都中轴线的典型代表。

北京中轴线在城市变迁中的变化

北京的城市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成为都城之前,第二个阶段是在成为都城之后。先秦时期的北京城被称为蓟城,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城市之一,由黄帝的后裔们居住。后来被强大的燕国攻占,成为燕京。再后来发展为北方重镇幽州城、辽南京城,而到金中都城时,正好是两个阶段的交接点。在这个交接点上,即由辽南京向金中都的转变过程中,产生了北京历史上的第一条中轴线。在中轴线产生的同时,整个城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是南面和西面城墙的向外扩展,完全是为了确立中轴线的需要。

在北京城市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又在元代和明代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变迁。元代新建大都城后,出现了新、旧两城并列的城市格局,而都城的中轴线迁移到了新都城。这条中轴线,北端是钟鼓楼,南端是丽正门(今已废毁无存)。而到了明代,明成祖重建北京城,整个城北面压缩、南面拓展,出现了一条新的中轴线,北端仍然是钟鼓楼,南端则是正阳门(俗称前门),比元代的中轴线向南延伸了几百米。到明世宗拓展南城(又称外城),中轴线又向南延伸到了永定门,北京中轴线基本定型,此后没有再发生大的变化。

北京中轴线的主体建筑

在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北京中轴线上,坐落着两大组主体建筑,一组是紫禁城,另一组是钟鼓楼。紫禁城分为内外两部分,三殿为外朝,是明清帝王举行各种典礼活动的地方,左右又分别建有文华殿和武英殿。两宫为内廷,是明清帝王私人生活的空间,左右又分别建有东西六宫。在两宫的后面还有一座御花园。紫禁城是整个中轴线的核心,也是掌握整个都城乃至当时整个中国命运的地方。

钟鼓楼分为钟楼和鼓楼,也是明代建造的,用来报时,古人有“晨钟暮鼓”的说法。钟鼓楼的地位十分重要。它的存在不仅决定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时间标尺,而且表示着世上的凡人与天上的仙界之间的交流沟通。

在中轴线两侧,有三组对称的重要建筑。一组在紫禁城的前方,东面的是太庙,西面的是社稷坛,也就是《周礼·考工记》中所说的“左祖右社”。太庙是帝王们祭祀祖先的地方,社稷坛是祭祀社神和稷神的地方。在都城东西郊外又有一组礼制建筑,东郊的是日坛,西郊的是月坛,是帝王祭祀日月之神的地方。在正阳门外的中轴线两侧,有一组对称的建筑,东面的是天坛,西面的是先农坛。这两座建筑的礼制含义也是祭祀神灵的地方。

最后要提到的是景山。这座山在明代又称“煤山”或是“万岁山”,到了清代才被称为“景山”,应该是明朝帝王设在京城中的镇山,五行之中,以土居中。到了清代,清朝帝王在山上建了五座亭子,又在山下正中的位置重新修建了奉先殿(即前朝的御容殿),使得其在中轴线上的文化内涵更加突出。就城市地理环境而言,元代大都城的城市中心是在钟鼓楼的位置;而到了明清时期,北京城的城市中心已经改变为景山。

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内涵

北京中轴线自形成以来,就体现出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体现。就政治方面而言,紫禁城里面的三大殿是帝王岁时举行各种庆典的地方。如每年元旦、元宵、端午等节日以及帝王生日等,皆在三大殿举行各种庆祝仪式,宗王、大臣、少数民族领袖等在这里受到帝王的款待。而每当有重大的军事活动时,明清帝王们又会在午门或天安门前举行命将出征和回师献俘的隆重仪式。天安门至今仍是中华民族的政治象征,代表了国家和首都的形象。

就文化方面而言,许多重要的文化活动也是在这里举行的。文华殿是明清帝王的课堂,他们在这里聘请著名学者讲授儒家治国的道理,称为“经筵进讲”。与之对称的武英殿,虽然以“武”为名,却也是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这里在明代是皇家画院的主要活动场所,宫廷画家被封为“武英殿待诏”。而到了清代,这里则成为皇家刻印书籍的主要场所,“武英殿聚珍版”书籍名扬天下。而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的科举考试,最后的殿试也是在三大殿举行的。

位于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则代表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准。在元代都城的钟鼓楼上,就曾经陈列着当时由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主持制作的精确计时仪器莲花漏。而当时颁行的《授时历》所计算出来的天体运行规律,也体现在京城钟鼓楼的晨钟暮鼓之间。今天的钟鼓楼虽然已经失去了报时的作用,但是《授时历》所测算出来的科学数据却一直保存到今天,印证中华民族科技发展曾经的辉煌。此外,在紫禁城现存的众多宫殿建筑上,也表现出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科技水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