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造“东方影都”

时间:2011-08-14 12:02:01 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0

首届北京国际电影季刚刚落下帷幕,期间,中外电影人欢聚一堂,面对面交流,用电影连接北京与世界。这是第一次有20多名国际著名电影节主席聚首北京,第一次有上百家中外电影制片机构在京洽商,第一次在京集中展映一百多部国内外优秀电影。在北京举办一项固定、大型国际电影活动,曾是北京电影界多年来的呼声。如今这一梦想终于变为现实。

北京国际电影季能成功举办,与近年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大环境分不开,尤其是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为电影季的举办创造了条件。

从全国倒数第六跃居票房首位

2010年北京电影票房全年收入达11.8亿元,同比增幅达46%,约占全国票房总量的12%,已连续4年位居全国城市票房首位。

在十几年前,这个数字恐怕让人连想都不敢想。北京新影联院线副总经理高军说,1993年以前,北京市电影票房在全国所有省区市中排倒数第6位,当年北京票房只有3000万元,还不到上海票房的四分之一。当时北京的影院老、旧、差,观众对进影院看电影提不起兴趣。而上海却有很多现代多厅新影院,遥遥领先于北京。

正是在1993年,北京电影市场进行了第一次市场化改革。电影经营第一次从市电影公司独立出来,成立了北京电影经营中心。市场化的效果立竿见影,当年的电影票房就翻了一番。北京的电影票房自此开始快速增长。

进入新世纪,北京电影票房增长越来越快。2002年6月,华星国际影城中关村店开业,那是当时京城最好的新型多厅影院。投资人吴思远曾有顾虑,觉得年票房能达到1000万元就满足了,孰料影院开业不到半年就达到了这一目标,让所有业内人士大吃一惊。

尤其是近5年,北京地区电影票房连续呈现跨越式发展,从2006年的2.9亿元、2007年3.65亿元、2008年5.25亿元,到2009年8.04亿元,再到2010年的11.8亿元。票房增长的同时,老影院越来越少,新建多厅影院迅猛增加。2008年北京共有70家影院305块银幕,到2010年影院已达102家,银幕数突破500块。目前北京常住人口银幕比例约为3.4万人一块银幕,远超上海、广州等城市,接近日本水平,居全国首位。

一项扶持政策带动影院10倍增长

北京影院数量的持续增长,与北京市扶持影院建设的一项政策密不可分。2005年3月,市文化局出台了《北京市文化局支持新建改造多厅影院资金补助办法(试行)》,规定自2004年1月起至2008年底,北京市新建、改建的多厅影院可获得支持鼓励经费,每家影院最高奖励额度为250万元。

“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只有北京有这个扶持影院建设的政策。”万达院线市场部经理杨金亭回忆,2006年万达院线进入北京,抓紧享受这一政策,在CBD建成第一家影城,投资3000万元左右,市文化局补助了250万元。万达影城CBD店开张第一年票房收入即达2500万元,名列2007年全国单家影院榜首。

这个票房纪录随即被首都电影院打破。首都电影院停业5年后,在2008年重张时也获得政府250万元的资助,当年票房即获得盈利。首都电影院总经理官志斌表示:“这项政策增加了我们的投资信心,尤其缓解了开业第一年的资金压力。”

而在CBD店取得成功之后,万达院线于2008年底又在天通苑建成龙德国际影城,结束了天通苑数十万居住人口没有一家影院的局面。

政府的扶持政策出台后,共投入8460万元资金为48家影院兑现了影院建设、改造支持经费,并带动了10余亿元社会资本投入影院建设。在这项政策出台前的2004年,北京只有两条电影院线,多厅影院只有10家;到2010年底,北京已有13条院线,共计影院102家,短短6年间,数量增长10倍有余。

今年年初,市广电局宣布,给予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新建的9家影院总计2450万元补贴。这相当于延续了2005年市文化局支持新建改造多厅影院的政策。据了解,今年还将适时推出《北京市促进多厅影院建设资助办法》,在多厅影院建设方面将继续实行补贴政策,并以五环路以外地区和城镇影院建设为支持重点。

“这对博纳影业是一个好消息。今年我们在通州、方庄、翠微路都会新建影院。”博纳影业影院建设经理金波兴奋地说。

国产大片集中在北京制作

在中国电影票房最低迷的时候,有两部电影先后创造了票房奇迹。一部是1998年由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出品的《甲方乙方》,另一部是2002年底北京新画面公司推出的《英雄》。“《英雄》上映的时候,早上六点就有观众来排队,最晚一场散场时都凌晨三点了。”华星国际影城经理刘晖回忆。

“正是冯小刚、张艺谋的这两部贺岁片,证明了国内电影市场的潜力,让电影人看到了这个产业的希望。”《中国电影产业年度研究报告》执行主编刘浩东说,事实上,近几年来创造国内票房新纪录的影片主要为北京的电影公司出品。如《非诚勿扰》、《建国大业》、《唐山大地震》、《让子弹飞》均是如此。在创作数量上,2009年北京地区影片产量为230部,2010年继续占据全国电影产量的半壁江山。

北京生产出众多的大片,也得益于中影数字基地的投入使用。2008年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在怀柔落成。基地拥有16个现代化摄影棚群,包括世界第一的5000平方米超大摄影棚以及放映厅、大小混录棚、动效棚、音乐录音棚等设备,内部空间大到可以同时开进数十辆大型客车,还可以容纳下波音747客机。

这座亚洲第一、世界一流数字电影制作基地的设备,不仅能满足国内电影拍摄,也能满足好莱坞电影的需求,具备每年制作80部电影故事片、200部电视电影、500集电视剧的能力。

过去,国产大片的后期制作,特别是特技、动漫等高科技部分,都要花大价钱“出国深造”。中影基地建成后,这种情况已彻底改变。像《赤壁》下集、《梅兰芳》、《非诚勿扰》、《让子弹飞》等大片,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因为这里的设备已达到要求,如果再有其他技术需求,只要从国外带工程师来就行了。据统计,基地落成后,已先后承接了470多部影视作品的拍摄和后期制作。

现在每年数百部国产电影,有八成都是在北京制作完成的。就连好莱坞电影人也看上北京低廉的拍摄成本。著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的影片《杀死比尔》,曾将北影厂5个摄影棚包了半年进行拍摄,剧组节省了8千万元的拍摄费用,而中影集团拿到的租赁费用也达几千万元。

人才汇聚北京助力电影发展

“中国的电影中心曾经在上海,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电影中心已经逐渐转移到北京。”刘浩东说,如今全国的电影人才主要集中在北京。

即便是当年毕业分配到全国各地的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也各自又返回到北京,在这里从事电影创作。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几乎所有中国知名导演的工作室都在北京。

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大批香港电影人北上,北京成了他们的首选之地。导演陈可辛、徐克、陈嘉上、王晶等人在北京都设有工作室,吴思远开有三家影院,吴宇森也在此买房安家。他们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北京,习惯了这里的文化氛围。近两年上映的《投名状》、《十月围城》、《花木兰》、《画皮》等,无一例外都是这些香港导演执导的合拍片。

北京之所以能吸引众多电影人才,用陈可辛的话来说,北京是文化中心、媒体聚集地,一部电影在北京发出来的信息,可以辐射全国;中国电影的权力中心也在北京。

北京成为中国电影的宝地,人才的汇聚是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激活电影市场的一系列改革的渐次展开更使中国电影迎来了期待已久的良机,让这些人才有用武之地。国家广电总局出台规定,允许外商投资改造影院,并有相当的控股比例;国内电影制片领域的政策壁垒被彻底打破,原有的各大国有电影制片厂最后的特权也被彻底取消,它们以同等身份面临民营及其他资本所有制的制片企业的竞争。这一系列新政使中国电影制片规模扩大、电影投资主体多元化、电影院线经营水平提高、电影发行收入增加、电影市场监管加强。

众多电影机构推动中外合作

目前全国有上千家从事电影投资的民营文化公司,半数以上注册在北京。而开启了“国产大片”时代的华谊兄弟是中国最大的民营电影公司,去年已经上市,成为内地电影企业中第一家上市公司。在美国上市的保利博纳影业公司也在北京。此外,新画面、光线影业、橙天嘉禾、小马奔腾等知名民营制片公司均聚集于北京,每年出品大量影片投入市场。

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1994年用10万美元创立一家广告公司,1998年开始进入电影领域。如今华谊兄弟的市值达上百亿元,出品的电影占到国产片市场的三分之一。相似的是,1999年,29岁的于冬和几个伙伴创立了博纳文化公司,当时公司注册资金30万元,其中27万元都是借的。去年圣诞节之前,博纳国际影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在美上市的中国影视第一股,董事长于冬的身价已达上亿元。这两家民营公司的大腕都成长于北京,今年都抛出了系列商业大片拍摄计划,意在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据了解,北京市拥有全国80%的电影制片机构,也拥有全国80%的电影导演、演员、摄影等创作人才、制片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经纪人才。世界最大的电影专业博物馆在北京;中影集团、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学院,大多数中国著名的电影品牌都在北京。“这么多的电影公司和教育机构,对国际电影人很有吸引力,他们都愿意来交流。”中国电影艺术资料中心专家单万里说。

这些重要的电影资源,也为中外电影人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条件。

从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到当下的国际电影季,北京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光影之路。在过去短短的十几年内,北京一跃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心;未来,北京将努力打造“东方影视之都”,迈向新的辉煌。

(提示:以上内容为会员自行转载或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其内容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请慎重判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