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城隍爷与城隍庙

时间:2011-06-11 21:37:30 来源:网络 点击:0

城隍是神话中守卫城池的保护神。中国古代的城市,一般用土来筑城墙,城墙的四周都挖有护城的堑壕,有水的称池,没水的称隍。所以这种护城的壕沟就叫"隍"。周代的腊祭八神中有水(即隍)庸(即水沟),守护城池的神--城隍也就产生了。另外,古人认为凡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皆有神在,他们挖城壕是为了保护城市人民的安全,所以,城隍便很自然地成为神化的对象。

南北朝时,南梁大将侯填和任约率兵攻打郢城(今湖北江陵县北),北齐守将慕容俨以城隍神鼓舞军民,终于坚守住了城池,等来援兵,破了南梁军队的围攻。从此,城隍庙的修建也从南方扩展到了北方。唐以后,城隍不仅是城池的守护神,还被视为阳间的地方官吏。城隍神也往往是人鬼充任,春申君、文天祥、纪信等人曾分别被奉为杭州、苏州、镇江的城隍神。明太祖朱元璋册封城隍神爵位,规定所有府、州、县皆建城隍庙,规格与本地官府相同。朱元璋之所以如此钟情于城隍庙,据说是因为他自幼家贫,出生时就在土地庙里,所以对土地的"上司"城隍神极为崇拜。由此,城隍爷的地位步步高升,城隍庙也遍及全国。

北京作为元、明、清三代的都城,自然也少不了城隍庙的建置。仅清末时,在城内就有七八座城隍庙。这样,在这些区域内存在着一阴一阳两个衙门的格局,分别统治着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所谓阳衙门,就是一级官府,如大兴县衙门;所谓阴衙门就是大兴县城隍庙。

城隍庙之多,主要在于其作用之大。虽然最早的城隍爷只是负责守护城池,保卫安全,但日后他所承受的工作,其领域越来越大。个中原因,在于道教将其纳入自己的神仙体系之中,成为很重要的道教俗神,其权力随之逐渐扩大。诸如年成的好坏,人事的吉凶,以及惩恶扬善等等,都成了他的分内之事。其官职也越来越高,成为东岳大帝氅下,位居土地爷之上的阴问王朝的中层官吏,即城市的阴间行政长官。既然管事如此之多,老百姓自然地对他增加了一份敬意。据说道士给死人超度时,也要先向城隍报告,征得同意之后才能进行超度。不少城隍庙里的城隍爷两旁,都有判官、牛头、马面、黑白无常等鬼卒塑像,加之一些描绘地狱景象的画面渲染,造成阴森恐怖,鬼气逼人的气氛。

据史书记载,祭祀城隍的仪式,在每年的五月二十八举行。届时,将城隍载入神舆,用八人抬的敞篷"亮桥"抬着。藤子编的城隍神像着乌纱、官袍,扮成古装文官模样。此行称为出驾。其后由人扮的牛头、马面、判官小鬼、罪犯等尾随其后。这些善男信女发心许愿,舍身献神,名为"助善"。而"死囚罪犯"则表示"惩恶"。在北京,城隍出巡的日子分别是,春天的清明节、秋天的七月十五,冬天的十月初一。在民间,这些节叫"鬼节"。城隍选择此时出巡,一是求雨,二是驱灾惩鬼,三是百姓还愿。城隍出巡是一件大事,府一级的要坐十六抬大轿,县一级的坐八抬大轿,跟随的队伍很长。各种香会也跟着凑热闹,如秧歌、高跷、五虎棍等,鼓钹喧天,边走边舞,热闹异常。所到之处,往往是空巷,观者如潮。据说有时跟在神像后面,装扮鬼神的人,借机抢夺生意人的商品,被抢者不但不恼,反而认为是吉利事。城隍出巡期间还要举行庙会。在今地安门西大街路北宛平县府旁有一座宛平城隍庙,它最后一次举行庙会是在1949年灯节,也是全北京城城隍庙举行的最后一次庙会。以后,此庙改为民居,于20世纪60年代拆除,如今仅剩下了山门及院内正殿。此庙会在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七日举行,仅在晚间开庙,共五天。十五为正日,谓之正灯。这一天,山门及东西两厢均悬排各式纱、绢或玻璃彩灯,上绘传统故事,以及各种花卉、动物等。烛光或电灯光的色彩艳丽,形象生动。城隍像端坐在佛龛内,峨冠博带,气度不凡。供桌上摆满了水果、糕点等供品,香炉内火焰明亮,烟气缭绕。善男信女除焚香跪拜之外,更以资金不等之数捐香钱,以祈求平安。

城隍庙庙会最热闹的情景要属点"火判儿",此为一泥塑判官,足登官靴,双肩抱拢,浑体黄泥本色。体内,成一炉膛,炉内填煤,傍晚生火。先是七窍生烟,黄昏后火势始旺,熊熊火焰自判官的眼、耳、鼻、口七窍喷出,长可盈尺,故称"火判儿"。每年灯节前塑制,节后即拆。灯节期间每天傍晚生火,午夜后停熄。五天庙会共需柴煤逾千斤,均由附近各煤铺捐赠,以图发利于市。

都城隍庙是北京修建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城隍庙,它诞生在元代,原是金代的一座古刹,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建,天历二年(1329)正式改称都城隍庙。它位于西城区复兴门内成方街(闹市口胡同的西边)。都城隍庙初建时称佑圣王灵应庙,明永乐年间重修后改名为大威灵祠,清朝才始称都城隍庙。由于朱元璋封南北二京的城隍为帝,所以称"都城隍"。经过明清两代的几次重修,已具相当规模。正殿内有城隍及城隍夫人塑像。正殿前楹有清代雍正皇帝御书颁赐的"永右畿甸"匾额,及"保障功隆,俎豆千秋修祀典;邦畿地重,灵威万国仰神明"题联。正殿后楹悬有清代康熙皇帝御笔书赐的"神依民社"匾额,及"灵巩天垣,和会九州风雨协;极崇国祀,盈宁后稷社万安"题联。原正殿后有寝殿,悬有清代乾隆皇帝御书的"福荫黄图"匾额。后殿内原有两个特大的朱漆木桶,大可容水数十石,是明朝万历年间进造的浴盆。道士吹嘘说,这是神沐浴所用,其水洗眼后可去目疾。正殿两庑是十八司。因都城隍是天下城隍的总头领,所以前面的阐威门两旁塑有全国各行省城隍的十二尊立像。

明代全国有十三行省,因陪都南京位于江南省,故该省城隍单独立庙。此外,庙内还有治牲所、井亭、燎炉、碑亭等很多建筑。恰如文献所誉:"丹青尽饰,状如王者居",赫然巍焕,气魄很大。

每年的五月十一日,太常寺都要在这里举行祭祀城隍的活动。因此,这里的庙会也很有名。每到这个时候,烧香祝福的、凑热闹逛庙的,以及贩货售物的,把庙里庙外挤得满满当当,热闹非凡。西起庙门,沿城隍庙街向东,直到旧刑部街,长达三华里。日久天长,这里演变成为购物观光的场所。其中,古今图书、商鼎汉镜、唐宋书画,乃至闽楚绸缎、滇粤珠宝、帝京小吃等等,应有尽有,分类列市,琳琅满目。最盛时曾长达近十里。

都城隍庙内的香火也极盛。除享受人间的供奉之外,每年旧历五月初一,还要接受大兴、宛平县城隍的朝拜,即所谓城隍出巡。届时,狭窄的街巷内人多拥挤,事故频发,以至有了"闹市口常闹事"的说法。这座在明、清之际就有的庙市,于光绪初年因大火烧毁了庙宇而大受影响。后来仅修复了正殿,以应春秋祭享,渐趋衰落。接受朝拜的地位也由江南城隍庙所取代。

江南城隍庙位于都城隍庙向南不远的宣武区南横街东口路北。这条街上一排有三个庙,西边的是三官庙,东边的是东岳天整齐庙,中间的就是"京都城隍威灵公庙",简称江南城隍庙。此庙也建于元代,后在明、清两朝重修。在民国十年以前,这里历年都举行城隍出巡活动。江南城隍庙城隍出巡一直到民国十几年还在继续,轰动了南城。这里还流传过一个城隍娶妻的故事。有一回三个姑娘在观看城隍出巡时开了个玩笑,说其中一位姑娘被城隍老爷看中要娶她。正说着,一阵狂风刮起,把姑娘的手帕吹向了城隍爷的宝座,正好落在城隍爷的手里。姑娘回家就吓病了,以为城隍爷显灵,真要娶她为妻。姑娘死后,其父母重新做了嫁妆,陈列在城隍庙里,40年代末时还有人见过。

江南城隍庙周围是妓院密集的八大胡同。其东南部又是下等妓女集中的天桥。所以,这些饱受凌辱的妓女们,常常来这里向城隍爷哭诉不幸,祈求保佑。妓女死后,常被埋在江南城隍庙南边的南下洼子,这里成为无名妓女的义壕。逢年过节,妓女们自怜本身,来此祭奠一番。《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十月初一日,江南城隍庙庙期,亦妓院中人烧寒纸之候也。"

为什么叫"江南城隍庙"呢?如前所述,朱元璋曾封了南北两个城隍庙。因此江南城隍庙是祭祀江南省(具体说就是明代的陪都南京)的城隍。这也表明了南京作为陪都的特殊地位。此庙规模中等,庙内供有城隍爷和城隍奶奶像。除正殿外,还有寝殿、七十二司庑殿和东西跨院,后面还有戏楼。本庙城隍专门负责江南游魂事宜,凡南方人死在北京的,都要到这里来报到领恁,由城隍发给一张盖有大印的"路条"。否则,游魂就回不了江南。该庙庙会的会期为每年的清明、中元和十月朔望三天。清末都城隍庙焚毁后,大兴、宛平二县的城隍出巡改至此庙,会期又加上了五月初一一天。辛亥革命后,由于该庙位于南街,做小买卖的逐渐增多,庙会改为每月的初一、十五两次。

西城共有三座城隍庙。一座在地安门西大街(如前述),称宛平县城隍庙;永佑庙城隍庙在府右街北口路西;另一座在新华门路北一带。它们基本上都建于清朝年间。东城也有两座,一座位于东单东总布胡同东口,建于明朝万历十八年(1590年),民国八年因妨碍交通而拆除。另一座叫大兴县城隍庙,在东城区大兴胡同内,也创建于明代,与建在此处的大兴县衙一起,成为县级城隍爷。今庙宇完整,为居民杂院。

宣武区的另一座城隍庙在莲花胡同。

就连紫禁城内,也建有一座城隍庙。位于西北角楼下,供奉宫城之城隍,建于雍正四年(1726年),至今保存完整,曾为文物出版社的排字车间。每年三月、九月、十月、十二月供用玉堂春富贵花一对,朔望在此供素菜。每岁万寿节、季秋,皇帝派遣内务府总管各一人致祭,祭品系内务府庆丰司所供之饩羊。

在北京城郊各县,也都建有各自的城隍庙。各地城隍爷并无统一名姓。就北京来说,起先的城隍是杨椒山。这位明代的清官曾因揭发奸相严嵩的罪恶,被迫害致死,受到百姓的崇敬,尊为城隍。于谦因保卫北京城有功,也曾被奉为城隍。

进入民国,提倡现代文明,视城隍信仰为迷信,于是下令废除了各种神灵,包括财神、瘟神、送子娘娘、龙王、文昌帝君及城隍神等。虽然信众仍有不少,但香火大不如前,庙会、城隍出巡也从此收场。

--
--
Tags:城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