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习俗有哪些

时间:2013-02-19 17:05:55 来源:网络 点击:0
    [灯会] 灯会时间一般都从正月十三开始,到十八止,为时6天,十三谓之试灯,十四至十六谓之正灯,十七以后谓之残灯,十八日落灯,整个灯节活动才基本结束。

[点坟灯] 设盛馔以供祖先,在墓上插竹,悬纸灯,叫“点坟灯”。

灯会时间一般都从正月十三开始,到十八止,为时6天,十三谓之试灯,十四至十六谓之正灯,十七以后谓之残灯,十八日落灯,整个灯节活动才基本结束。有些地方把元宵活动和该地市集结合,便于农民购买东西。

[吃元宵] 每逢元宵,民间以“麻心汤圆为食”。以糯米粉为原料,捏成桂圆大的粒,放入芝麻、猪油、白糖做成的馅,煮熟后又在汤里放入白糖薄荷,其特点是色白、汤甜、香味可口,一口咬进去,皮软有弹性,猪油都冒出来,又甜又香又清味,吃后满口是香。

[花稃] 上元节之夜,有些人家“炒糯谷,爆为花,以卜丰稔,名曰‘花稃’。”(俗语叫“打哮薄”)。

[请紫姑神] 妇女农家请紫姑及簸箕神,以卜诸事休咎。

[向董四娘乞巧] 凡是11岁到16岁的姑娘,元宵节前都要亲手做一只绣鞋,在元宵节夜里,把这只鞋同几小碟切成细丝的祭品,如红的萝卜丝,绿的芹菜丝,白的大蒜头丝(象征各色丝线)等,到村口茅坑边祭拜董四娘(传说中为绣花遇难的姑娘),一边祭拜,一边念着:“董四娘呀董仙师,教我绣花好花样,教我上鞋好鞋跟,教我织布好制衣。董四娘呀供上头,教我提笔画花画柳画云朵,教我挑,教我绣,精通女艺。”后来,女孩子觉得在田村外茅坑边祭拜,一是抛头露面,二是刮风下雨不方便,就把供奉的地方改在自己房间床前的踏板上了。因为踏板一侧过去是置放马桶的,这马桶就表示茅坑了。

[打老鼠眼] 元宵节煮黑豆抛梁上以辟鼠,曰“打老鼠眼”。

[点坟灯] 设盛馔以供祖先,在墓上插竹,悬纸灯,叫“点坟灯”。

[间间亮] 屋内、井、灶、门、厨,皆燃红烛,叫“间间亮”,又曰“照耗”。

[伴灯馍、点火塔塔] “伴灯馍”流行于陕西铜川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期间,各家各户在自己房屋里,设香案点烛焚香,鸣放鞭炮。屋内处处点灯,灯旁放着各式各样的花馍,称为“伴灯馍”。

“点火塔塔”是流行于陕西省榆林地区神木县的民间节日娱乐习俗。点火塔塔的时间在除夕夜和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内。春节前家家户户将捡拾好的大量煤块,摞成平整的方形。然后在门口前垒成3~4米高的火塔塔,其中有圆锥形,有四棱分明的大雁塔形,也有底座为正方形,上端为圆锥形的。火塔的中间可以放置柴木,底部有通风口,俗名“炉炕”,必须正对家户门。除夕夜或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点火塔的时间是在零点至一点。一般是先放鞭炮,由户主点火,约两小时后,可将塔身烧得通红。据说这种点火塔的风俗,可以祛邪避灾,迎来光明幸福。火塔烧红后,男女老幼围塔歌舞,狂欢有余,通宵达旦。

正月十五闹新春,男女老少出了门。踏着醉人的夜色,来到山城的街头,只见满眼到处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各种各样的花灯更是令人赏心悦目。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正月里闹花灯已经成为人们的一道新年文化大餐。

其实,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正月望,隋朝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而在国外,元宵也以“TheLanternFestival”而为人所知。各式各样的灯固然是元宵的主要特色,但在这一节日的发展史中,灯到隋朝(581年至619年)才出现,算是晚出的节目内容之一,而到了唐以后灯才成为元宵的主要标志。元宵大约是从三世纪开始,慢慢形成的一种节庆,在南北朝发展成一固定的节日,但成为后世元宵主要节日的花灯和百戏要到隋炀帝才开其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