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旧事:老北京为何不接受自来水

时间:2013-07-29 11:00:16 来源:网络 点击:0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前,北京人多用井水,以浅井为主,苦水多,甜水少,后日本驻军率先在东四十二条西口开凿新井,系采用现代技术的深井,口味甜美,国人纷纷效法。为什么深井水甜?因为打得深,水过滤充分,细菌、有害物质明显减少,这使人们的饮水卫生观念发生改变。

1908年4月,农工商部大臣溥颋、熙彦和杨士琦上奏朝廷,提出“京师自来水一事,于卫生、消防关系最要”,很快,慈禧太后批准筹办京师自来水公司。1910年2月1日,公司正式开始送水。

当时北京自来水的水源选在孙河(今温榆河),因“三水异常甘美,且源泉不竭,最为适用”。该河夏季时会容纳暴发的山洪,夹有大量泥沙,但春秋冬三季清洁,颇宜饮用,且距东直门仅20多公里,施工方便。尤为有趣的是,东直门城墙原留有水道,恰好方便自来水管线进城。然而,水源勘察时却发现上游有一工厂,是陆军部正在建设的清河制呢厂,但几经协商,未能达成共识。

为推广自来水,清政府要求警察局提供帮助,一方面劝导用户,一方面“整饬”传统送水工,当时的自来水广告颇夸张,称“于人的卫生上极为有益,大家吃着,没有不身体强健的”。不过经检测,初期北京自来水质量完全符合国际标准。

1922年7月,北京西城皮库胡同附近突然爆发传染病,用户腹泻不止,原来是送水工送的井水取自废弃官井,水质低劣,由于取水不需付费,故送水工投机取巧,此事件后,自来水一度被公众广泛接受。

1925年7月,北京持续暴雨达10天以上,孙河暴涨,而城内多家自来水用户肚胀腹泻,人们对自来水卫生状况提出质疑。此前,人们虽然有疑问,但自来水公司回应颇强硬:“北京有自来水已经15年了,水质干净,味儿甜美,于卫生有益,大概人人都知道的。”

但事实上,上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用户增加,水质严重下滑,由于供不应求,便压缩沉淀时间,从七八个小时减为不足5小时,且为压低成本,改机械洗沙为人工洗沙,使沙滤功能大大退化。

问题经媒体披露后,多方介入检测,调查发现,自来水公司清理水质方法过于简单,且没有专业化验人员,“即以水质污染之故,彼亦瞠目结舌,莫名症结所在。若谈及水质灭菌之法,更茫然不知所谓矣。”然而,到1926年10月再度检查时,发现自来水厂并未改良,依然“绝无此项检查细菌之设备,实为世界所仅有”。

自来水企业监管不严,视公众健康为儿戏,加之供水成本偏高,影响了老北京人对自来水的接受度,到1949年解放时,北京自来水普及率只有20%至30%。

本文资料主要引自《北京地方志·供水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