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18000余字的报告 带你“穿越”看5年后的北京!

时间:2017-06-20 15:57:08 来源:网络 点击:0

针对孕产妇,北京将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提高基层产科服务能力,健全危重孕产妇转诊网络,保障母婴安全。对于婴幼儿,将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发生。加强儿科和新生儿科建设,针对儿童主要死因制定实施干预策略,加大儿童重点疾病防治力度。

随着我国即将步入老年社会,北京还将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开展老年心理健康与关怀服务,加强常见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导和综合干预,将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

养老

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解读】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介绍,围绕养、保、住、用、餐、医等十个领域,制定了全国第一部居家养老地方法性法规《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编制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过去五年,北京市制定老年餐饮服务体系建设办法、医养结合等一批制度文件,推出了将老年人常见病医保范围各类药品纳入社区药品目录,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配备等一批举措,居家养老政策体系更加精准完善。

在完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同时,北京市养老机构也不断增加。北京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全市养老机构总量从2012年的400家净增加到513家,床位数从7.4万张净增加到12.6万张,累计增幅70.3%。

全市养老专项资金由2012年的5.2亿元增加目前的12亿元,累计增幅130.8%;社会办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补助由每床0.8-1.6万元提高到4-5万元。

住房

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健全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和购租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

【解读】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认为,这是针对我国近些年房地产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

房地产的过度发展,特别是房地产发展偏离了它的居住功能,更多地被赋予了投资和投机功能,这对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不利。房价高涨,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创新,推高了各种要素成本,同时也使得年轻人购房难、居住难。

安居梦就是要破解这个难题,通过住房制度改革,健全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和购租并举的住房供给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实际需求,实现居者有其屋这样一个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也是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

治污

确保pm2.5年均浓度下降幅度符合国家要求;污水全处理,黑臭水体全消除

【解读】

环保专家彭应登说,一直以来,北京的蓝天比例在全国各城市中偏低,不到50%。去年,达到50%,这是北京努力的结果。蓝天不仅仅与PM2.5这一个指标相关,还跟臭氧、PM10等指标相关。所以,我们要提高蓝天比例,就不能局限于控制PM2.5,要多方面的全面控制各项污染物。比如,近来北京的臭氧污染日渐突出,在重视秋冬季重污染的同时,也要重视夏秋季节的臭氧污染,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蓝天比例。

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底前,要完成141条黑臭水体治理。2018年底前,全市建成区提前实现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今年,主要围绕新建再生水厂、污水及再生水管线等展开。

上述负责人介绍,今年,计划再新建8个再生水厂,包括通州4座,门头沟1座、延庆3座。同时,新建600多公里污水管线及100多公里再生水管线。这样,污水管网覆盖不全的城乡结合部、城市副中心及农村地区可实现污水处理。

生态

优化提升山区绿屏、平原绿网、城市绿景,实现屏网相连、绿满京华

【解读】

2015年,北京首次提出建设环首都国家公园体系:京津冀地区将以三地连接部分的相关国家自然保护区为试点,建立国家公园,形成环首都国家公园环。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解释,环首都国家公园是北京、河北和天津交界处,包含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等串联后形成的生态廊道。

根据规划,北京市第一道绿色隔离地区位于市区内,需新建城市公园。第二道绿色隔离地区则为郊野公园,主要为五环路附近,涉及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大兴、昌平六区,将城区与郊区相隔,如北京规划建设的四大郊野公园,包括西北郊历史公园、东郊游憩公园、北郊森林公园、南苑生态公园。其中,东郊森林公园已完成70%。

彭应登认为,目前,环首都区域已没有完全连片具公园功能的绿色空间。因此,需建设一些“绿道”等,将原来没有串联起来的区域相互连接,形成成片的生态走廊。

交通

把握地铁已经成网、共享经济快速发展新变化,以更高目标追求谋划交通治理和发展

【解读】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认为,北京轨道交通快速发展,预计到2019年底总里程将达到900公里,基本实现了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站点较大密度,1公里范围内可以抵达地铁站。报告中提到发展为循环交通,是在轨道交通密布的基础上进行局部路网完善,使公共汽车能与轨道交通便捷接驳。

“鼓励人们乘轨道交通,门对门的接驳很重要,北京这样的特大型城市,我们的地铁短期内实现不了端点的可达性很强。”陈艳艳说,比如伦敦、日本,地铁网络密布,人们步行就可很方便的找到地铁,去想到的地方,实现了交通多点联通。北京想达到这个程度,短期内还是要依靠微循环交通,比如微循环公交、自行车等,所以,就要给这些交通方式提供可靠的路网支撑。

“北京之前规划路网时都是大交通格局,城市里的胡同之剑又没有很好的通行条件,下一步可以从打开这些微循环线路为依托,完善路网。”她介绍,目前有不少区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在为群众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发展公共交通是北京交通发展的基础。未来的交通结构,还是以公共交通为主,进一步减少机动车使用强度。陈艳艳说,减少机动车使用强度不是不允许使用机动车,而是通过服务提升或者价格杠杆方式,让人们从私家车上下来,回到公共交通工具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