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寺庙地址大全(33座)

时间:2011-07-12 14:32:06 来源:京城论坛 点击:0

26、永乐大钟寺

26、永乐大钟寺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北侧

大钟寺正名“觉生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北侧。建於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占地三万多平方米。大钟寺原为清帝祈雨场所,1985年被辟为古钟博物馆,收集并陈列各类古钟数百口,成为钟的王国。其中既有原始社会的陶钟,也有民国的警钟,有高达两层楼的大钟,也有仅酒盅大小的微形钟,也有少数外国钟。最引人注目的是号称“世界钟王”的永乐大铜钟。据碑刻记载,清朝雍正皇帝於1733年下令修建这座寺院,雍正认为:“京城西直门外曾家庄有圆址爽垲,长林佳茂,此地右隔城市之嚣,左绕山川之胜,宜为寂静清修之地,用是肇建梵宇。”寺始建於雍正十一年正月,告成於十二年冬,赐名“觉生寺”。寺坐北朝南,由南向北,依次为影壁、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菩萨殿、大钟楼。中轴线两侧各有配殿和跨院。该寺在北京寺庙中并不算是历史最悠久的寺院,然而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京师二百九十一座寺庙细数折》中,觉生寺却位列第三,原因之一,就是驰名中外的永乐大钟被安置於此寺,至今仍悬挂在该寺大钟楼内。觉生寺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大钟寺”。

觉生寺的大钟是明代永乐年间铸造的,所以叫“永乐大钟”。铜钟悬挂在大钟楼中央巨架上,通体褚黄,高6.75米,直径3.7米,重46.5吨。钟唇厚18.5匣米,钟体光洁,无一处裂缝,内外铸有经文230184字,无一字遗漏,铸造工艺精美,为佛教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珍品。撞击之,音色好,衰减慢、传播远。轻撞,声音清脆优扬,回荡不绝达一分钟。重撞,声音雄浑响亮,尾音长达2分钟以上,方圆5o公里皆闻其音。据冶金部门分析,该钟配方科学,钟体强度达最佳值,故受撞五百多年,仍完好如初。此钟的悬挂方法符合力学原理,悬钟木架采用八根斜柱支撑,合力向心,受力均匀,大钟悬挂在主梁上,全靠一根长一米、高14厘米、宽6.5匣米的铜穿钉,穿钉虽承受几十多吨的剪应力而安然无恙。钟体内外皆铸有经文,外面为《诸佛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弥陀经》和《十二因缘咒》,里面为《妙法莲花经》,钟唇为《金刚股若经》,蒲牢(钟纽)处刻《楞严咒》等,计有经咒17种,皆汉字楷书,字体工整,古朴道劲,匀称地分布在钟体各处,相传是明初书法家沈度的手笔。当初明成祖铸造这么多佛经於钟上,为的是弘扬佛法,使佛经传诸久远。二十三万多字的佛经铸在钟上,击钟一下,字字皆声,等於诵读一遍经文,自然是功德无量。15世纪初叶,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後,营建京师有三大工程,即故官、天坛、永乐大钟。明成祖铸造大钟,是为宣扬“壮举”。大钟铸好後,先挂在宫中,明万历年间移置万寿寺,清雍正十一年移置觉生寺。钟身内外铸满阳文楷书佛教经咒,是明初馆阁体书法艺术代表作。大钟所铸经文,几百年来误传是《华严厉经》,故有“华严钟”的叫法。近年查明钟上所铸乃以明永乐帝御制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和以《法华经》为主的八种经,并无《华严经》。大钟铸造精致,钟形弧度多变,周身无磨削加工痕迹,充分显示铸造工艺高超,奇妙独特。

明永乐大钟是采用泥范法(中国的三大传统铸造工艺-泥范法、铁范法和失蜡法之一)铸造。先在地上挖一个大坑,用草木和三合土做好内壁,上面涂上细泥,把写好经的宣纸反贴在细泥上,刻好阴字,加热烧成陶范,然後再一圈圈做好外范。铸时,几十座熔炉同时开炉,炉火纯青,火焰冲天,金花飞溅,铜汁涌流,金属液沿泥作的槽注入陶范,一次铸成。永乐钟铜质精良,致密坚固,合金纯度考究。大钟含铜80.5%,含锡16%,还有铅、锌、铁、硅、镁等元素。这种成分配比,与《考工记》中的“六齐”项下的“钟鼎之齐”的记载极其近似。钟壁薄而经得起重击,音质音色驰名天下。大钟铸好後,待到冬天,先每隔一里挖一口井,再沿路挖沟引水,泼水结冰,然後开始搬运;大钟在路上步步滑行几十里才至宫中。再滑到冰土堆上,然後建钟楼,钟挂於楼顶,春天解冻後取土而钟悬。大钟支架四臂八叉,钟纽分上下两节,中间用穿钉固定於横梁上,用木杵轻轻一撞,便发出震心惊魂的钟声。永乐大钟是在德胜门内铸钟厂铸造的。铸好後存放在汉经厂(遗址在产今嵩祝寺一带),直到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才被移到西直门外万寿寺悬挂起来,并为它专门建了一座方形钟楼,每天由六个和尚专司撞钟之职。据明人蒋一葵记述:“昼夜撞击,闻声数十里,其声谹谹,时远时近,有异它钟。”

永乐大钟在万寿寺悬挂了20年左右,到明末,人们看到它已经躺在地上了。到了满清八关,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经过朝臣们的一番争论,根据阴阳五行生克之说,认为大钟属金,北方属水,金水相生,因此,应该把它放在京城之北。于是雍正皇帝最后决定,将此钟置放在地处“京城之乾方,圆明园之巳方”的风水宝地觉生寺。移钟工程直到乾隆八年(1743年)才完成。乾隆帝题“华严觉海”大匾高悬於钟楼之上。为了悬挂这口大钟,特地在寺後设计了一座两层钟楼,上层圆形,下层方形,楼内有梯盘旋而上。钟楼上各面都有窗,因之里面光线充足,能见度良好,可以清楚地看到钟纽和钟身顶部。悬钟的架子,是用粗大的木梁制成,它的四柱顶部内倾以散力,结构合理,所以经过二百多年毫无倾斜、歪闪的迹象。为了减低钟架的高度,在钟的下方挖了一个深70公分的八角形坑穴,人们可以在坑里观看大钟内壁的字迹。据专家们概括,永乐大钟有“五绝”。第一绝是形大量重、历史悠久。第二绝,永乐大钟是世界上铭文字数最多的一口大钟。大钟奇妙优美的音响是第三绝,有位声学界的权威人士给永乐大钟的钟声下了八个字的评语:“幽雅感人、益寿廷年”。科学的力学结构是永乐大钟的第四绝。永乐大钟的悬挂纽是靠一根与钟体相比显得很小的铜穿钉连接的。别看穿钉很小,却恰恰在它所能承受四十多吨的剪应力范围之内。永乐大钟第五绝是高超的铸造工艺。

在中国历史上,古钟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历史甚至比文字的历史远古老。远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有钟出现,或以木制,或以竹制,或以陶制,是一种简单的打击乐器,起到聆音欢娱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音阶与音律的认识渐趋完善,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制作的铙、鎛钟、甬钟、编钟等演奏乐器。“钟鸣鼎食”,日益成为贵族统治者权势地位的标志。悬挂编钟,要严格按照礼乐制度规定的名位等级,天子宫悬(四面悬钟)、诸侯轩悬(三面悬钟)、卿大夫判悬(二面悬钟)、士特悬(一面悬钟)。制礼作乐成为当时治国安邦的大事。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有“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馋人高张,贤士无名”的诗句传诵於世。它除了反映当时礼崩乐坏社会局面外,也说明古钟已成为人们心中崇高、公正、贤明、美好的华夏文明象徵。到了秦朝,又出现了象徵中央集权的巨型铜钟——朝钟。由於中国是钟的故乡,随着印度佛教渐次传入中国,中国的佛教僧人又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器——佛钟。以後历代都竞相铸造各种朝钟、佛钟、道钟、乐钟。而今天珍藏在大钟寺的永乐大钟,可以说是一口集我国各类古钟之大成的巨钟。明、清两朝,每逢辞旧迎新之际,大钟寺的和尚都要敲钟108下。据说一是因为一年有l2个月、24个节气、72个侯;二是因为佛教认为人有108种烦恼,敲108下钟,人听了钟声便可消忧解愁。如今,为了保护永乐大钟,同时又能使广大游人欣赏钟王美妙之声,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实行每年正月初一到初三每天敲钟三次,每次敲钟三下。每敲一下钟声可在殿中回荡7o秒钟。

过去大钟寺曾是皇帝祈雨、佛教徒做佛事,人们朝拜和游览的场所。北京市人民政府已於1957年公布大钟寺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已建成一座古钟博物馆,现已收集历代古钟一百八十多口。大部分是明、清两代的古钟,花纹造型精美。其中一口原始社会末期制作的陶钟,据说已有约四千年的历史。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陈列的各种古钟,不仅对研究我国的礼乐制度、思想史、音乐史、断代史等专史有重要价值,而且由於它们荟萃了我国古代工艺技巧之精华,代表了当时的铸造、声学、乐律学、力学的高超技术水平,也是研究我国传统科学技术的宝贵资料。

27、 广安门天宁寺

27、 广安门天宁寺 北京市广安门外北面

天宁寺位於北京市广安门外北面,初建於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时(47l.476年),原名“光林寺",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隋仁寿二年(602年),改名“弘业寺”,并建了石塔。唐代叫“天王寺”。以后历代都进行改建和修缮,寺庙名称也更换数次。由于元代数度毁於兵火,原寺院建筑几近无存。从明代王绂《游天宁寺》诗,可以看出元末明初时该寺院的荒凉景象。诗云:“古寺寻幽竟夕晖,败垣芳草路依微。鸟啼空院僧何在?树老闲庭鹤自寻。”隋、唐、金、辽、宋诸朝历改弘业寺、天王寺、大万安寺。元末寺毁於兵火,明重建寺院,宣德时改称“天宁寺”(1435年)。现存殿宇为清代重修。

天宁寺搭是中国现存的密檐式砖塔中比较典型的一座。据文献记载,这座塔隋代已有。但是现存的天宁寺塔是辽代建筑,系辽天庆九年(1119年)建;个别细部还在明、清时重修过。这个塔历经九百多年风霜雨雪的考验,依旧完整美丽,实为今日北京最珍贵的建筑艺术遗物之一。

整座塔建在一个方形大平台上,塔的平面是八角形,立面显著地分为三部分:塔座、塔身和十三层塔檐。塔的总高度为57.8米,是用花岗石建造的,内心设有阶梯通向顶部。塔的最下部是须弥座,在须弥座上有壶门浮雕的一道束腰;莲座之上的十三层密檐轮廓线呈现丰满有力的“券杀”。每层系缀风铃,每逢风起,铃声铿锵。塔座由两层八角形雕狮和坐佛的基座,以及上带勾栏的平座和三层仰莲瓣座组成。塔身隐作券门、直棂窗并浮雕金刚力士、菩萨、云龙等纹饰,形象生动。十三层密檐,紧密相迭,不设门窗,这是典型的辽、金密檐式塔的形式。此塔造型优美,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先生称赞它富有音乐韵律,为古代建筑设计的一个杰作。清王士祯《天宁寺观浮图》诗赞云:“千载隋皇塔,嵯峨俯旧京。相轮云外见,蛛网日边明。”

在辽代建塔时,天宁寺处在当时内城最繁华的市区,可以想象这座造到优美的高近6o米的大建筑物对点缀当时的市容及形成城市的主体轮廓上起着一定的乍用。1949年后,政府对这座古塔十分重视,把它列为历史文物加以保护,并把它组织到市区现划之中,新开辟的天宁寺路正对这座古老的建筑物,作为大街对景。1976年地震时塔刹震落。1992年政府组织进行整修。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塔现归北京唱片厂管理,暂未对外开放。

28、八里庄慈寿寺塔

28、八里庄慈寿寺塔 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慈寿寺

慈寿寺塔原名“永安万寿塔”,位於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慈寿寺内,仿天宁寺塔而建。寺为明神宗之母慈圣皇太后於万历四年(1576年)所建。万历皇帝登基时年仅十岁,内外政事均由李太后执掌。李太后平生好佛,在她主政期间,命人在京城内外兴建修缮了许多佛寺,慈寿寺即为其中之一。基址原为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太监谷大用墓地。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寺废,迄今已逾百年多,仅留孤塔矗立在寺院废址上。原塔建於明历四年(1576年),挺拔秀丽,砖石结构,平面八角形,十三层,高五十多米,实心密檐式。基座砖砌,须弥座式,雕刻佛像、飞天、金刚力士、壹门、八宝、仰莲等装饰。尤其是上部,雕刻有全行乐器,极为罕见。塔身第一层高大,正面辟四个假门,其馀四面开四扇假窗。在门窗两旁都雕有佛像,南面门券上嵌石刻横额,“永安万寿塔”。塔身以上置密檐十三层,塔刹用仰莲座承以巨大宝珠。那些饰有花卉图案的精美砖刻生动细腻,此塔为明代密檐式塔代表作,今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塔旁有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雕刻精美的线刻观音像和关帝像碑两通。慈寿寺旧址现已改建成公园,因慈寿寺塔在历史上曾名“玲珑塔”,故该园被命名为“玲珑公园”。

29、北海佛殿白塔

29、北海佛殿白塔 北京市西城区故宫西北

北海位於今日北京市西城区故宫西北,原是辽、金、元明、清五代帝王的“宫苑”,是中国现存的历史悠久、规模宏伟、布置精美的古代帝王宫苑。北海面积68公顷,其中水面占一半以上。

11世纪中叶,北海是辽都燕京城郊的“瑶屿行宫”。金代改建成离宫。据《金史》地理记载:“京城北离宫有大宁宫,大定十九年建”。北海从金代建成宫苑算起,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金在北京建“中都”,大定十九年(1179年)在此大兴土木,营建离宫别馆、亭台水榭,名为“大宁宫”,明昌二年(1191年)更名“万宁宫”。当时北海宫殿齐全,配上金海(太液池)和琼华岛(白塔山),已经建成为皇家宫苑。据说,琼华岛太湖石是从北宋京城汴梁(今开封)运来的,原是赵宋皇家林园“艮狱”遗物。艮狱太湖石,又是宋徽宗时从平江府(今苏州)附近太湖中采集而来。公元13世纪,元世祖忽必烈焚毁金中都,宫殿建筑改碧华岛海子为中心,建成一座封建帝都禁苑。北海中心的山称“万寿山”(亦名“万岁山”),水域称“太液池”,山顶和山腰兴建广寒、仁智等宫殿。明时在太液池北岸修筑五龙亭,清顺治八年(1651年)又在广寒殿旧址建造白塔,并将岛南部的宫殿改建为“永安寺”。乾隆时除在琼华岛四面建亭榭楼台外,又在北岸修建了先蚕坛、阐福寺、西天梵境、万佛楼、小西天、澄观堂、静心斋等,在东岸修建濠濮间、画舫斋等,具备了今天北海的规模。北海全园布局以琼岛为中心,南面寺院依山势排列,直达山麓岸边的牌坊,一桥横跨,与团城的承光殿气势连贯,遥相呼应。北面山顶至山麓,亭阁楼榭隐现於幽邃的山石之间,穿插交错,富於变化。山下为傍水环岛而建的半圆形游廊,东接倚晴楼,西连分凉阁,曲折巧妙而饶有意趣。北海的布局虽受江南园林影响,但仍保持北方园林端重的特点。1925年辟为公园。1949年後疏浚湖泊,进行全面修整,并增植了果树花卉等,这一占地70馀万平方米的公园,已成为首都重要的游览胜地。与园前团城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海公园内以永安寺为代表,有许多著名的佛教建筑和文物,现择其要而述之,主要佛教建筑和文物以及与之相关文化景观如下:

(一)“极乐世界”小西天。俗称“方殿”,它是红柱、黄瓦、绿色剪边的方形建筑,高27米,占地面积1246平方米,内外有84根巨大的红柱支撑,气势宏伟,外观壮丽,世所罕见,是我国最大的木构方亭,是乾隆皇帝於公元1750年为祝母(即孝圣皇太后)六十大寿所建。1984年重修这座木构建筑,用了90万块木料。殿中多佛像。上有莲台,周塑祥云,远看犹如神游云端。小西天北面原系“禅福寺”现为经济植物园。园内辟有十个展览室,展出图片、实物、标本等,室外种有经济植物,包括园林常见植物、芳香植物和果树等。1980年园内新建成一个热带植树物温室。

(二)万佛楼。经济植物园西面是万佛楼,坊题“妙境庄严”四字,是清乾隆皇帝庆贺母寿而建筑的。这幢楼里,有一万个大小佛龛,每个佛龛置一个金质无量寿佛。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把一万个金佛全部劫走。东面禅福寺内大慈真如殿上的大佛身上镶嵌的无数珠宝,也被侵略军洗劫一空。

(三)碧华岛。一名“琼岛”,又叫“蓬莱山”,系仿传说中的“仙山琼阁”建造。位於北海太液池南部,金代名“琼华岛”,元代为“万寿山”或“万岁山”。岛面积六万六千多平方米。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临根据喇嘛建议,在金广寒殿旧址建塔,名曰“白塔”。塔形如负锥,下似覆钟,顶为灰白,故琼岛又叫“白塔山”。岛上建筑精美,高低错落有致,依山势分布,掩映於苍松翠柏之中。南面以永安寺为主体,有法轮殿、正觉殿、普安殿及配殿廊庑、钟鼓楼等,黄瓦红墙,色彩绚丽。西面为悦心殿、庆霄楼、琳光殿及存放乾隆时摹刻珍品《三希堂法帖》的阅古楼。岛东建筑不多,但林木成荫,景色幽静,别具一格。乾隆书“琼岛看荫”石碑,立於绿荫深处,为“燕京八景”之一。北面山麓沿岸一排双层60间的临水游廊像一条彩带将整个琼岛拦腰束起,迥廊、山峰和白塔倒映水中,景色如画。东南面有石桥和岸边相连,与秀美的景山、故宫交相辉映,黛色岚光,构成一幅壮丽的画卷。岛上有许多奇石,刻成峭岩仙洞,各有特色。山巅有古殿,相传是辽太后梳妆台,山腰有石洞,拾级而上,正中有正觉殿、普安殿。白塔就在殿后,殿前有善因殿,用琉璃砖砌成小佛楼,百尊琉璃佛像分置楼四周,殿正中供奉千手观音,一称“镇海佛”。塔前引胜亭内立一石碑,上刻《白塔山总记》。白塔位於琼华岛之巅,是北海公园最突出的建筑。康熙十八年(1679年)、雍正九年(1731年)因地震塌毁,先后重建。1964年和1977年两次修缮。白塔为喇嘛搭,高35.9米,下为高大的砖石台基,塔座为折角式须弥座,上有三层圆台(金刚圈),其上承托覆钵式培身。正面有壶门式眼光门,门内刻有藏文咒语,塔身上部为细长的十三天,上为两层铜质伞盖,边缘悬铜钟14个。最上为鎏金火焰宝珠塔刹。全塔共有透风洞眼306个,塔内贮藏佛教器材。塔中央有主心木,套有铁圈,接出环形分布的六道扁铁,端部铁环突出於十三天外皮,承接六根o.5米见方的锻铁挺钩,极为牢固。1976年唐山地震时,白塔受损严重,在搭刹内曾发现部分文物,为研究白塔的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现已重修一新。岛上阅古楼内,藏有一千五百多年以来中国箸名书法家134人的34o件作品,刻石495方,是乾隆年间摹刻珍品,汇集了我国书法墨迹精华,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四)永安寺。最早是喇嘛诺不汗驻锡所在。寺为清顺治八年(1651年)所建,先叫白塔寺,後改今名。入寺门为法轮殿,殿五楹。殿後有坊有亭。亭子正对着正觉殿,再後为普安殿。殿後踏着石台阶上去就是善因殿,内供铜佛像。善因殿四边墙壁上镶嵌着445尊琉璃佛像。该殿後面就是白塔。

(五)天王殿。在北海西岸。殿前有琉璃牌坊,北面有门额曰“天梵境”,今叫“天王门”。天王殿东西有石幢,东刻《金刚经》,西刻《药师经》,主殿为大如真慈殿。从殿後拾级而上,是十佛塔,塔後系琉璃阁,两层,四面迥廊67楹,四隅各有楼。天王殿十佛塔的西面有北海体育扬,为1949年以後所建。天王殿今改为北京少年科学技术馆。

(六)九龙壁。建於公元1756年,位於北海体育扬南面。九龙壁用424块七色琉璃砖砌成,高6.9米,长25.52米,厚1.42米。底座为青白玉石台基,上有绿琉璃瓦须弥座,壁顶为琉璃庑殿顶。壁的两面各有九条蟠龙,戏珠於汹涌的波涛和遍布祥云的天空之间。壁的正脊、垂脊、筒瓦、陇垂等处也都有龙形;大小总共有635条之多。

北海彩色琉璃砖影壁之所以浮雕九条龙,缘起於明神宗(万历)的生母李艳妃笃信喇嘛教,她在宫内建宝华阁、英华殿、宝华殿梵宗楼,供奉黄教佛像,又在北海建立了“大西天经厂”,译经、印经。为预防经厂失火,“镇”住“火神”,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经厂门前便筑起这座雕有9条五色蟠龙和海水的影壁。它是中国琉璃工艺建筑中的珍贵作品。

30、西直门五塔寺

30、西直门五塔寺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

五塔寺原名“真觉寺”,位於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以东长河北岸,创建於明代永乐年(1403-1424年),寺内高石台上有五座小型石塔,约建成於明成化九年(1473年),名为“金刚宝座塔”。据史书记载,明永乐初年,印度僧人班迪达自西域来京,向明成祖朱棣呈献了五尊金佛和印度式“佛陀伽耶塔”即金刚宝座的规式。明成祖与他谈经论法十分投机,封他为大国师,授予金印,并赐地於西关(今西直门)外长河(今高梁河)北岸,为之建寺,寺名“真觉”。後又根据这位高僧提供的规式建成了金刚宝座塔,并重修了寺院。建成後的五塔寺前临长河背倚西山,成为当时京城士人重阳登高、清明踏青的去处。

清王朝建立後,乾隆为给其母做寿曾两次重修五塔寺。乾隆十六年第一次重修後为避雍正皇帝“胤祯”名讳,改名为“大正觉寺”。乾隆二十六年是当朝皇太后七十大寿,五塔寺作为祝寿的主要场所之一又进行了全面修葺,并请来一千名喇嘛念经,各国使臣都进贡了寿礼,头戴红顶花翎的大臣们奔波於殿前塔後......。当时热闹繁华的情景被绘制在一幅彩图中。图画再现了五塔寺当年的全貌:南临长河,南北向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金刚宝座、毗卢殿、後大殿,东西分别列钟豉褛、廊庑配殿等大小二百馀间旁屋。寺内主要建筑屋顶全部换上黄色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金碧辉煌,显示出皇家寺院的威严气势。

自清朝後期开始,五塔寺逐渐衰落,到民国初年仅剩一塔兀立於一片瓦砾中。由於无人看管,宝塔的铜质鎏金塔刹多次被盔。迫於无奈北平市政府於1937年至1938年对五塔寺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修缮,增添了院墙、门楼及门楼两侧六间南房。院内圈地30亩。所庆幸的是两棵与塔同龄的白果树竟幸兔於难,至今郁郁葱葱、果实紧累。

五塔寺金刚宝座塔是印度佛陀伽耶精舍(释迦牟尼得道处迦耶山寺所建的纪念塔)形式的佛塔。在我国同类的十馀座塔中五塔寺金刚宝座塔的年代较早,样式最秀美,堪称为明代建筑和石雕艺术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外文化结合的典范。

五塔寺金刚宝座塔使用的建筑材料是砖和青石,内部砖砌,外表甃石。其建筑外形可分为下层宝座和上层五塔两部分。宝座高7.70米,建於高约50匣米的台基之上。宝座最下层是高1.78米的须弥座,由下而上分为圭脚、下枋、束腰、仰莲、上枋等几个部分,外表周匝刻有梵文、佛像、法器等花纹,梵文内容除佛经外,还记述有关建塔事迹。须弥座至宝座顶分作五层,每层挑出石刻短檐,檐头刻成椽子、满头和滴水,每层四周刻佛龛,龛内各刻有坐佛一尊。龛与龛之间及转角处刻有花瓶式柱子,柱头刻有一斗三升斗拱,用以承托枋、檩、短檐。宝座外形的装饰材料均为青白石。宝座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18.6O米,东西宽15.73米,南北立面各有一方形塔柱,塔柱东南西北四面各有一小佛龛,龛内原有佛像早已遗失。宝座南门内两侧各有一四十四级盘梯可通宝座顶的罩亭内。宝座的建筑外形顶部比基础收进约半米,宝座比台基高约15倍,给人以稳固、高大、庄重的感觉。

宝座顶部的台面四周绕以石护栏,东西各有一罩亭。罩亭为琉璃砖仿木结构,亭之南北各开一券门通台面。五塔就建在这宝座顶部的台面上,中央为一大塔,四角各置一小塔。五塔均为密檐式,全部采用青石砌成。中央大塔高约八米,下层为须弥座,其上有十三层密檐,每层密檐下周匝刻有小佛龛及佛像。塔顶冠以仰莲、相轮、华盖宝珠组成铜制塔刹。塔座南面正中刻有佛足迹一对,是佛的象徵,有“佛迹遍天下”之意。传说佛祖圆寂之前留足迹於摩揭陀国一块石头上,後人刻佛足以示敬仰。在我国有十馀处佛足迹,北京地区仅此一处。佛足迹旁刻莲花、八宝等纹饰。传说印度高僧带来的五尊金佛就藏在这座塔中。四角小塔形同大塔,只是高度约低度一米,塔檐十一层,塔刹为石制。立於高大宝座之上的五塔及其它建筑,给人以高耸而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感觉。

在佛教中宝座和五塔各有由来和讲究。按佛经上说,金刚有五方五界:佛部(中)、金刚部(东)、宝部(南)、莲花部(西)、羯摩部(北)。每部有五方主佛:中为毗卢遮那佛,东为阿闲佛,南为宝生佛,西为阿弥陀佛,北为不空成就佛。佛又有五方宝座,即动物坐骑:大曰狮了座、阿閦象座、宝生马座、阿弥陀孔雀座、不空成就迦楼罗金翅鸟王座,所以五塔寺金刚宝塔宝座和五塔的须弥座四周都有狮子、象、马、孔雀、金翅鸟王等五种动物形象的雕刻。五塔寺在八国联军侵华时,寺院荡然无存,只有这座金刚宝座塔幸存下来。

五塔寺金刚宝座塔是佛教艺术的结晶。在宝座和五塔的须弥座上密布着佛足迹、佛像、五佛宝座、八宝金刚杵、菩提树、法轮、花瓶、天王、罗汉、梵文、卷草等。这些内容大多属藏传佛教题材,对佛学研究有重大参考价值。金刚宝座塔虽然是以印度的“佛陀迦耶塔”为蓝本,但还是融合了我国传统的建筑和雕刻艺术,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实证。正是由於在历史、艺术、科学上具有的特殊价值,五塔寺金刚宝座塔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9年後,政府部门对这一古老精美的佛教建筑十分重视,多次进行维修,特别是在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北京,使宝塔塔基下沉、後部开裂的情况下,政府於1979年较全面地对古塔进行了修缮,并於1982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寺内还开辟了“金刚宝座塔资料陈列室”和“中国古塔图片展览室”等,以供游人观赏研究。现在这里是“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所在地。

31、居庸关云台

31、居庸关云台 北京昌平县

居庸关位於昌平县境内,距北京市区五十馀公里,是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两旁高山屹立,翠幛重叠,中有长达18.5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居庸关之名,跟“徙居庸徒”之意。传说秦始皇修长城时将强徵来的民夫士卒徙居於此。三国诗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辽、金、元、明、清各代均称“居庸关”。这里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山峦间花木郁茂葱茏,犹如碧波翠浪,因有“居庸叠翠”之称,为“燕京八景”之一。清乾隆帝所书“居庸叠翠”石碑,原立於关城东南方,现在碑已不存,仅馀座基。

居庸关云 台在昌平县居庸关关城内。为一过街塔基座。元至正五年(1345年)建成。在台上原有三座喇嘛塔,称“过街塔”。塔在元末明初时先後被毁,明正统四年(143g年)在云台上重修寺院,名“泰安寺”。寺於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焚毁。云台用汉白玉石砌成,在云台上,有三座形制与妙应寺白塔相似的喇嘛式塔,石结构,体积较小。到元末明初,塔被毁坏。云台平面矩形,台基底东西长26.84米,南北宽l7.57米,台身斜收,高g.5米。台顶四周设石护栏及排水龙头。台座中间,南北向开五边折角式拱券门,门洞宽6.32米,高7.27米,可通车马。内雕有迦楼罗(金翅鸟)、大象、猛龙、大蟒神、卷叶花等;券洞内两壁刻四大天王,壁间有用梵、藏、八思巴、维吾尔、汉、西夏六种文字题刻《陀罗尼经咒》和《造塔功德记》;券顶上正面雕有曼陀罗 纹饰五攒,两侧斜面雕坐佛十尊,十佛之间遍雕小佛(千佛);券洞边上雕饰各种花草图案,是现存稀有而精孜的元代雕刻艺术杰作,又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台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2、昌平银山塔林

32、昌平银山塔林 北京市昌平县海子村西南、银山南麓古延寿寺遗址上

银山塔林位於北京市昌平县海子村西南、银山南麓古延寿寺遗址上。这里峰峦叠翠、松柏成荫,高高突起的银山主峰,由黑色花岗岩组成的山崖陡峭苍黑,山顶冬有冰雪层积,色白如银,人称“铁壁银山”。山上开阔地中,密檐式宝塔巍然屹立。淡黄色的石塔由台基、塔身、斗拱和塔刹构成,外表用各种石雕、石刻或琉璃剪边,脊兽装饰,华丽挺拔。人称“银山宝塔”。这里有金、元两代砖塔七座,是昌平八景之一。其中五座是金代(1115-1234年)墓塔,两座是元代(l271-1368年)墓塔,均为砖结构,密檐式。塔下有高大须弥座,须弥座和第一层塔身,均有精美雕饰,檐下有砖刻斗拱。第一层塔身以上均施迭涩,挑出短檐。塔的高度都在20-30米之间,比少林寺、灵岩寺塔林中的墓塔要高大得多,两座元代塔,也是砖结构,但体积较小。其中一座密檐式,檐下刻斗拱,塔的立面富有曲线美。另一座是密檐楼阁式和覆钵式相结合,很特殊。这一古塔林是今天研究当时佛教艺术和砖石建筑技术的珍贵实物资料,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银山林美形胜,古代以寺多僧众闻名。唐代设有名僧阐扬佛法的道场,金代建“大廷圣寺”,聚僧尼500人,明代重修,名“法华寺”,现仅存遗址。遗址周围还有众多的密檐式砖塔、喇嘛塔、转腰塔等缀於青山之中,形成绿荫塔林。古已著名的“佛顶峰”、“雪堂”、“云亭”、“潆泉”、“三峰拥翠”、“东山晚照”、“寒泉漫目”、“大虎石”、“天清桥”等自然风景犹在,是北京远郊一处佛教文化胜地。

33、房山万佛堂

33、房山万佛堂 北京市房山区磁家务凤凰岭下

万佛堂又称“万佛龙泉宝殿”,它位於北京市房山区磁家务凤凰岭下,初建於唐代,原名“龙泉寺”。万佛堂之下有著名的孔水洞,是发育在奥陶纪石灰岩地区的巨大溶洞,原名“水帘洞”,因唐宣宗年间有一位比丘号溪的老人在此创建万佛堂,遂改称“万佛堂孔水洞”。洞内有泉,水势汹涌。洞壁存有隋大叶十年 (614年)刻经和隋唐时代雕像,刻经大部溺於水中。唐万佛堂早已废圯,数处古建筑遗迹和几方明清石碑,零星散布在万佛堂孔水洞旁。现存万佛龙泉宝殿是明代重建无梁建筑,堂内三壁嵌满唐大历五年(770年)镌刻的“万佛法会图”汉白玉浮雕,造型生动,栩栩如生。正中雕释迦佛坐像,两侧雕乘狮文殊菩萨像和乘象普贤菩萨橡。前後有天王、神人、侍者等。或双手合十,或献花奉宝,形态不一。其中西南壁伎乐天浮雕最为精美,天人持各种乐器作弹奏状,肌肉丰满,形态自如,是唐代雕刻艺术的杰作。孔水洞原有两扇巨大石门,早已不见,仅有宽尺许的石梁横卧在洞口,人们可以跨越石梁,紧贴洞壁,穿过溪流潺潺狭长券洞至“求帘洞”洞囗,券洞尽头石壁上有两尊石雕佛像,并有《莲花经.观世音普门二十四品》刻经,这些珍贵的隋唐石刻,至今清晰可辨。枯水季节,人们可徒步通过“水帘洞”进入第一大型洞厅,然后还须乘小舟才能饱觉“水底洞天”。洞中有三大洞厅,其中以第三大洞厅最为壮观,厅前一排石钟乳低俯水面,厅后遍布洁白晶莹的石花,厅南侧有一张嘴瞪目的“大鳄鱼”把守“九曲迷宫”入口,游人至此,莫不拍手叫奇。洞附近山丘上有辽代华塔、元代砖塔各一座,华塔上有“咸雍六年”、“寿昌七年”等题记,为研究中国华塔出现年代提供了实物资料。

华塔建在万佛堂西北侧山崖上。塔的平面为八角形,单层砖构,由塔基、塔身、塔顶三个部分组成。塔基是典型的辽塔形制,即由须弥座及仿木构的平座组成。八角形塔身的四个正面砌出券门,南门可入塔心室。其馀三面是假门,塔外壁有浮雕菩萨、力士像。塔身四个斜面上砌出直棂窗。塔身之上有腰檐和平坐各一层,平坐以上即为华美的大塔刹,塔刹外形如一根竹笋,轮廓是弧线状,其表面用砖砌成八层相叠的龛室,最下一层仿城墙,并具有城门和城楼。上七层都是单层佛龛,龛内有佛像,龛下托以圆雕的狮、象等形式的龛座,上下层龛位互相叠错,具有渐变的、有韵律的图案组合。最上即是刹顶,已毁。

华塔多盛行於中国北方一带,现存尚有七八座。“华塔”一词由来可能是因为这类塔刹十分肥硕,雕饰甚多,有如一根盛开的花棒,因名华(花)塔。仔细考查,可以发现其装饰题材具有一定的佛教内涵,即表现毗卢舍那佛所居住的“莲花藏世界”。据传说在该世界内毗卢舍那佛可化身为一千个释迦,分居在大千世界。华塔塔刹的每一小龛即代表毗卢舍那佛的一个化身,共同构成莲花藏世界。据此佛教涵义,因而称这种表现莲花千佛造型的塔为“华塔”。可以说华塔造型是佛塔建筑开始摆脱仿木构形式的束缚,努力追求表现宗教意识,从而开了佛塔艺术创新的道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