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北京八大古玩市场淘金觅宝攻略(图)

时间:2009-11-05 13:06:45 来源:北京首都城市信息服务网 点击:0

北京古玩市场的盛与衰

各种古玩难辨真假

各种古玩难辨真假

中国的普通老百姓能够参与到古玩收藏的领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但这一市场的形成和发育,却经历了不少曲折磨难,北京的古玩市场就是一个缩影。

北京古玩市场的出现,较其他商品市场要晚。其雏形最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形成。在此之前,古玩的买与卖,处在一种非法与合法纠结不清的境况中,古玩生意大都在地下和半地下状态中进行。如上世纪70年代末,北京龙潭公园形成规模不小的鸟市,其间除了卖鸟之外,也开始卖老鸟笼、老笼抓、老鸟杠等。最典型的能称之为古玩的,是清代、民国的鸟食罐,其中不乏精品。一位朋友说,当时一堂乾隆青花鸟食罐卖过50元,买主是香港人。由于这种买卖,龙潭湖鸟市曾被公安局和文物局多次查抄。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农村开始活跃起来,出现了一个奇特现象:河北雄县等地农民,用自行车驮上两个大筐,装着十里八乡收来的老瓷器,十辆八辆结队,半夜出发,往地安门、虎坊桥等文物商店送货。“车队”来得早,这些商店还没开门,门口已经排起长队。在这些队伍旁边,经常“傍”着一群城里人,与农民搭讪、闲聊。这都是北京玩古玩的“先行者”。当时文物商店收货,出价很低,一对“三百件”瓷瓶在几元至十几元不等,收购条件也十分苛刻,稍有伤残,即被拒收。而门外那些“先行者”,则伺机过来谈价,把农民卖不出去的货截留下来。北京最早的一批古玩商,大都记得“追大筐”时代,那应该算是北京古玩市场的“史前期”。

北京的古玩市场自来有一个传统,就是古玩生意混杂在日用旧货买卖之中,解放前的“鬼市”就是这种状况。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旧货市场在宣武公园北门形成,逢周四开市。因为那时北京按区轮休,宣武区周四休息。整整一条街都是旧货,包括自行车零件、日用杂物,古玩摊儿也混在其中。

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古玩艺术品交易量大增,北京于是出现了几个值得注意的古玩市场。首先因管理者对宣武公园古玩市场的挤压,迫使古玩商们向北移动,聚集到长椿街国华商场西侧。这个市场最初和卖菜的杂处,后来竟挤走菜摊儿,有了相当规模。当时在那里摆摊儿的朋友回忆,为防止被查抄,地上铺一块布,上面摆几样东西,一有风吹草动,把布的四角一抓,提起来就跑。

几乎与此同时,在东城区的鼓楼,也出现了古玩市场,它与卖爆肚等小吃的摊子为邻。不久竟有了质的跨越,市场搭起专设的棚子,古玩摊儿成了古玩店。有位当年在鼓楼做古币生意的朋友告诉我,警察曾一次没收了他几十枚古币,让他到公安局去领,他笑着说:“那时我可没那个胆儿。”有朋友还记得,当时香港电影导演李翰祥经常出没在这里的摊店之间,他是造诣很深的古玩收藏家,有时一天来好几趟,随身还带着一只小猴。这个市场开了几年,却始终没得到文物部门的正式许可。

大约就在这时,由于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古玩商突然来了一次“十字军东征”,几乎是集体向东,迁到了朝阳区的沙板庄,这片长满杂草的地方,即现在的北京古玩城的原址。这前后,距沙板庄西北一箭之地的一片土坡上,也出现了一个市场,这就是现在潘家园市场的前身。外地的摊贩提着筐,背着麻袋,每周日到这里摆摊,很快市场规模就发展起来。沙板庄与潘家园遥相呼应,标志着北京古玩市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时,政府的监管部门也从一味查抄,到因势利导,基本上承认了市场的合法性。

那时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市场,即所谓“朝外大棚”,开在朝阳门外大街,离使馆区不远,专做外国人的生意,商家都有经营许可证,一般商贩不准进入。我曾在这里对一堂(四把)红木屏背椅询价,开价4000元,这对当时的工薪阶层,是个不小的数目。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现在的北京古玩城建成开业,北京的古玩市场从高端到低端,定位齐全,走向巅峰阶段,并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这段时间,是市场的黄金时期。

在北京古玩城开业的前后,像西城的荷花市场、东城的皇城根、朝阳的亮马、崇文的红桥等古玩市场,也随着“官园”、“兆佳”、“榆树馆”等市场的兴替、嬗变,相继出现。北京的古玩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转眼从那时到现在,又过去将近10年。可以说,这10年是北京古玩市场由盛转衰的时期。所谓“衰”,并不是市场数量的萎缩,恰恰相反,这10年所建的古玩市场比此前任何时期都多,如天雅、爱家、分钟寺、高碑店、十里河等。“衰”是“衰”在古玩货源的逐渐枯竭,这是这种市场的特殊属性所决定的。因为古玩不像电视机和服装,可以短时间生产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