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华居家护理(东环广场)

仁爱华居家护理(东环广场)
地址:东城区东中街9号东环广场A写7E室
邮编:100027
电话:010-64181285
网址:http://www.rahcb.com/
地区:1505
地图 仁爱华居家护理(东环广场)电子地图
联系人
eMail[email protected]
交通情况
特别提示0

仁爱华居家护理(东环广场)介绍

仁爱华(Right at Home)1995年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建立。公司最早创建了居家养老护理服务模式,是深受美国家庭欢迎的著名品牌和最大的护理服务商之一,目前已在北美、欧洲、南美拥有两百多个特许经营服务网络,为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家庭提供专业护理服务。2011年,仁爱华护理服务品牌进入中国,在中国注册的公司:北京慈爱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

2011年6月9日,美国最大的居家养老护理公司之一,仁爱华(Right at Home)正式进入中国。首家仁爱华居家护理营业所在北京东环广场正式挂牌营业。

当前,国人们已经感受到老龄社会的步步逼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准,我国总人口为13.4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3.26%,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8.87%,按照国际标准,这意味着我国已经迈入“老龄社会”。

而实际上的“老化”步伐还要更快。上个世纪生育高峰期的人们正在进入老龄,加上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人口寿命延长的因素、独生子女政策的因素,养老问题面临巨大挑战。

为了解决养老问题,从政府到家庭,各种社会资源正在动员。大量的养老院、老人福利中心、老年公寓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面对庞大的老年人口,养老机构仍然严重不足。2010年在中国共有养老院床位260万张左右, 65岁以上老人拥有床位数每千人23.5张,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

另一方面,中国人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依赖家庭子女养老的传统文化,已经受到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和现代家庭子女分居生活习惯的冲击。空巢老人的大量出现,使人们不得不感叹中国的老人们该到何处去?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一种居家养老模式越来越得到更多老人家庭的青睐。这种居家养老的方式建立在专业护理服务网络的基础之上。它以照护老年人和残疾人为主要目标,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陪伴和家务、个人护理、健康引导和专业护士服务等。与传统的老人院不同,这种居家养老服务的理念是让老人们在家中生活更安全、舒适、享有自尊和保持独立。同时让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因此很受欢迎。目前,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在美国已作为一种主要养老方式。 伴随着居家养老的普及,出现了一个新兴的职业“照护员”(caregiver)。这个职业需要专业护理技能和良好的服务意识,对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要求远高于一般家政人员。

仁爱华(Right at Home)是1995年在美国纳布拉斯卡州奥马哈建立。公司创办人艾伦黑格曾经是州政府医疗行政管理人员。多年的管理工作中,他发现了美国医疗服务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的缺陷,很多老人由于不能在家中得到好的照顾,失去健康,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个人生活不幸,也让家庭成员深感艰辛。他决心要建立一种商业模式去补充政府的医疗和养老服务体系的不足。艾伦考取护理证书,当了一名助理护士。通过亲身体会护理服务,开发出一整套程序。在他和很多人的共同努力下,一个把专业医疗护理与一般家务协助相结合的新行业就此诞生。现在,Right at Home是美国最大的居家护理服务公司之一,通过二百多个加盟商为美国和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客户提供服务。

艾伦一直关注中国的养老问题。他认为RAH的居家护理模式非常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老人们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比自己的家更适合居住了。他欣赏中国的传统孝道。艾伦说,在中国发展居家养老是非常合适的选择。但是所面临的挑战是没有成熟的服务体系,无法保证服务质量。美国的成功经验是基于高效率的服务流程和严格的管理体系。“不能指望自己雇一个好的护士就可以解决一个家庭的养老问题,这是一个团队的工作”。他认为RAH多年实践发展形成的养老照护理念、照护员选拔和培训体系、质量管理、服务流程、以及团队支持服务等都可以帮助建立中国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保证提供专业和高质量的服务,帮助子女们把老人养老的问题解决好,尽到孝心,保证家庭和睦和生活品质。

日前,第一批选拔出来的仁爱华照护员结束了培训课程,正式上岗。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有专业护士,有饭店服务人员,还有企业管理人员。“让这支团队走到一起来的是共同的仁爱之心。这是一个需要爱心和能力的工作”东环营业所经理祝丽杰说,她认为把美国的管理体系引入中国,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我们将尽力使其适合中国的家庭文化和传统”。祝丽杰曾担任多年物业服务经理,刚刚从美国培训回来。 她说:“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每个人都会变老,我们都在寻找一种适合的养老方式。在养老问题上。我们的社会也必须不断创新。”

的确,随着“照护员”这个称呼的出现,一种新的养老服务模式已经进入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