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规划第一人 北洋政府代理总理朱启钤离奇人生

时间:2009-08-29 21:30:14 来源:《人民政协报》 点击:0

然而,由于“丁本”《营造法式》系辗转传抄“绍兴本”《营造法式》三次以上,错漏之 处很多,影绘原图较为粗陋,而“崇宁本”失传已久。于是,朱启钤邀请挚友陶湘等人广搜公私传本,以“丁本”与《四库全书》文渊、文溯、文津各本进行校勘, 并参考了民间各类《营造法式》抄本与引述过《营造法式》的书文,旁求博采,补所未备,参互考证;并且对书中建筑术语援引经史、分类解释;还按书中原注,访 求清末工部老吏、旧匠师、样房和算房专家多人,收购各种建筑烫样、模型和图纸等,又请几位老匠师参与精心补绘了彩色附图,为古建筑研究人员和建筑工匠提供 了形象的感性认识材料,从而将此“一线绝学”发扬光大。当时,参校者有傅增湘、罗振玉、祝书元、郭世五、阚铎、吴昌绶、吕铸、章钰、陶珙、陶洙、陶祖毅等 众多名家。1925年,“陶本”《营造法式》以宋残叶版式和大小刻版印行,该书后来成为中外公认的研究中国古建筑的范本,不仅在内容上最大限度地校勘考订 得准确完备,而且在版式印制等方面也非常精致考究,尤其在彩色套印方面精益求精,在中国古籍版本研究方面富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因而引起了国内外建筑家及汉 学家的极大重视。之后,朱启钤又组织人员对《清钦定工部工程做法》一书进行校注。

1925年,朱启钤与陶湘、孟锡钰倡议成立“营造学 会”,他私人出资,以他在北京的寓所为学社社址,旨在研究建筑文献和中国传统建筑式样。1930年2月,“营造学会”更名为“中国营造学社”,发行《营造 学社汇刊》,朱启钤亲自担任社长,并在故宫内废弃的一角,找了十几间西庑旧朝房作为研究所总部。为支持研究,营造学社申请了中美及中英庚款中华教育文化基 金董事会的经费。不久,朱启钤请学社成员、清华老校长周贻春专程赴沈阳,动员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和他的夫人林徽因加入学社。1931年秋,梁思成夫 妇回京,正式加盟营造学社。此外,包括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等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以及许多财界和政界 人士也先后加入营造学社,支持学社的研究工作。一时,营造学社群贤毕至,蔚然大观。

1932年,朱启钤请来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桢任学社文献部主任,主要负责搜集、校勘和编辑中国历代的建筑史籍,偏重文献研究。梁思成任学社法式部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古建筑实证研究,重在实地考察,他先后或自己或派员深入华北、华中、东北及西南、浙江等地190多个县调查古建文物2730多座,确认隋代赵州桥、应县木塔、唐代佛光寺等众多闻名世界的古建筑,为我国文物保护修缮留下了极其珍贵的第一批实测 资料。梁思成晚年回忆,那时国内社会治安很差,每次野外勘测古建筑时,朱启钤总是事先通过社员中的党政头面人物,向当地政府打招呼。每到一处,各县县长均 亲自接待“一帮文弱书生”,并派员向导,必要时还派保安人员护送。据统计,截至1937年,由梁思成担纲的营造学社法式部,除测绘故宫的重要建筑60余处 及北平市内的安定门、阜成门、东直门、宣武门、崇文门、新华门、天宁寺、恭王府外,还离开北平调查了137个县市,调查古建筑殿堂房舍1823座,野外实 地详细测绘的重要古建筑达206组,完成测绘图稿1898张(林洙著《困惑的大匠梁思成》),探索出了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 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

在营造学社,刘敦桢和梁思成潜心研究,分别主编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纲》和《中国建筑史》,与朱启钤出版的 “陶本”《营造法式》共同成为中国建筑史学的奠基之作。此外,营造学社还培养和造就了瞿宣颖、林徽因、刘士能、陈明达、祁英涛、罗哲文等一大批一流的古建 筑专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非常感激朱启钤这位伯乐,梁思成在1934年出版的《清式营造则例》序言中不无感慨地表示:“若没有先生(指朱启钤)给我研究 的机会和便利,并将他多年收集的许多材料供我采用,这书的完成即使幸能实现,恐也要推延到许多年月以后。”话是梁思成所说,实为夫妇俩共同的心声。

1937年,中国营造学社因北平沦陷而停办。然而,此前的营造学社,不仅先后出版了《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工段营造录》、《元大都宫苑图考》、《营造 算例》、《牌楼算例》、《清式营造则例》、《梓人遗制》、《哲匠录》、《同治重修圆明园始末》等我国古建筑书刊、专著30多种,在国内建筑学界和古建筑研 究方面作了大量实际有效的工作,对我国古代建筑结构、布局、用料、设置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而且使中国有了专门研究古建筑的组织,还培养了梁思 成、刘敦祯等一批古建筑人才,推动了国内建筑业的发展,为国内外学者称道。诚如朱启钤自己所评价的:“中国营造学社在历史上、在美术上皆有历劫不磨之价 值。”因此,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朱 启钤以一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并称誉朱启钤是中国古建筑研究工作当之无愧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周惠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