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流在京城老字号饭馆的趣事儿

时间:2013-01-26 00:32:20 来源:网络 点击:0

3、鸿宾楼

鸿宾楼饭庄创建于1853年(清朝咸丰三年)。原址在天津,是久负盛名的清真风味饭庄。1955年应周总理之邀入京,以其独特的菜品享誉京城,被美食家、穆斯林和社会各界誉为“京城清真餐饮第一楼”。 1963年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用餐后即兴挥笔题写藏头诗一首“鸿雁来时风送暖,宾朋满座劝加餐 ,楼头赤帜红於火,好汉从来不畏难。”盛赞“鸿宾楼好”。

周恩来特意带陈毅到鸿宾楼吃砂锅羊头

砂锅羊头是鸿宾楼的一道招牌菜。说起这道菜,不得不提1957年发生在李铁拐斜街的一件事。一天上午十点多,鸿宾楼王守谦师傅带着几个年轻的服务员正在摆放“小件”,忽然院门一响,进来几位客人。这不是周总理吗,王师傅赶忙迎上前去,“总理您好,请您里边坐吧。”总理穿了一件浅灰色的中山装,面带微笑向大家问好,随后手指身旁一位身材魁梧戴着墨镜的首长,问王师傅:“你认识他吗?”“总理,我还真有些眼拙。”总理说:“这是陈毅同志呀。”陈老总摘下墨镜哈哈大笑。落坐后,总理点了一道菜——砂锅羊头。周总理年轻时曾在天津生活过,所以对津味菜肴情有独钟,他对王继德师傅做的全羊席什锦砂锅羊头赞叹不己,特意到厨房向大家敬酒。这件事情成为鸿宾楼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4、馄饨侯

北京“馄饨侯”很早在京城就家喻户晓了。“老北京”平日就常吃馄饨,尤其是冬至节。在民间,“冬至馄饨夏至面”的饮食习俗由来已久。“馄饨侯”其人,姓侯名庭杰。小时卖过报纸,青年时当过几年铁路巡警养家糊口。后来偷学到制作馄饨的技艺,又博采众长,1946年用平时积攒的钱,摆起了一个馄饨摊,几经易地最后搬到了东安门大街16号门前摆摊卖馄饨。摊位的后墙挂着一个布帐子,帐子底色是紫红色,上面写着醒目的“馄饨侯”三个大字。

郭沫若带火了馄饨侯的生意

据说,有一次郭沫若路过馄饨侯的摊,在品尝过馄饨后,竖起大拇指连赞其好。郭老看到侯庭杰包馄饨的熟练程度不禁赞道:“包的这样快,这么漂亮,可否告知这有个什么讲头儿?”侯庭杰风趣地回答:“这可称为‘鱼儿蹦’。”此后,不少文艺界的名角常来光顾。“馄饨侯”的名声也就不胫而走了。《旅行家》杂志(1957年4月号)后来刊登金受申先生撰写的《北京的夜》一文由毓继明先生画的钢笔速写插图,画面前景一排人坐在木凳上吃馄饨,后景布棚内挂一布帐,帐上书写“馄饨侯”三个大字。

--
--